成長課程的緣起與發展

回顧過往 迎向未來 

◆張榮芳

    民國102年夏日的某一天,黃久集館長(即受眾人愛戴的黃主任)的一通電話:「榮芳,圖書館在暑假安排一系列志工成長課程,想邀請你來,為圖書館的志工做一場演講。」對一個二十多年來都在講授國中理化課程的我而言,演講似乎是個遙遠而陌生的記憶。在此之前,我只有4次的演講經驗,

第1次是在軍中三民主義研習會後的演講比賽(對象是九百多位軍人),第2次是在中和的中和國小,第3次是在中壢的新明國小,第4次是在桃園市的一個社區(後3次的對象都是家長),這都是十幾甚至二十幾年前的往事了。當得知對象是一群長期默默奉獻心力的志工們,腦海閃現一個念頭"何德何能?"。志工們在圖書館所展現的行誼都足以為我的典範,我有何資格對他們演講。當下本想推卻,此時又閃現一個畫面,一個我在課堂中叮嚀學生的畫面"人生要懂得 珍惜、分享與陪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分享生命中的美好,真心的陪伴"。於是向主任提議:「我不擅長演講,若是聊天,應該還可以。因為我"珍惜"此次的緣分,抱持著與一群朋友"分享"的心念,在近2個小時的時間中彼此真心的"陪伴"。」黃主任聞後慨然允諾。因為這通電話,後來開啟了眾多人不凡的生命格局與一段段驚異的人生旅程,現在回想起來,受益最大的是我自己。

    所謂的聊天並非言不及義的漫談,"天"是指大自然,當我們身處大自然中,讓人總有滌清思慮塵勞、身心舒暢的感覺。原因在於大自然沒有框架,不起分別,平等的對待所有生命,讓所有生命抖落一身的負累,可以輕鬆自在的悠遊天地之間,找回真實的自己。所以聊天即是以自然無為(沒有框架)的心,分享所有真切而美好的經驗與故事,在彼此真心交流互動中,各自找到生命的純真與自然,進而引領彼此攜手共行,將大自然的無盡智慧注入家常日常中,讓每個家庭都能活出如天地般的開遠遼闊。這就是恩師 王邦雄老師所提「在家常日常中,活出天大地大」的生活觀念。因為是聊天,當然也就忘了當時談話的內容,但可以確認的是聊得很愉快。過了幾天,黃主任與我提起,志工們希望我能再去"聊天"。在第一次的聊天過程中,感受到大家由內而外散發出一股豐沛、親切而充滿正面能量的氣息,於是厚顏的答應在開學後再聊六次(一週一次,一次1.5小時) 。到底聊甚麼?真的都忘了。但忘不了的是,每個志工充滿良善而真誠的眼神,這一切的畫面都將深深烙印在心靈底蘊,永生難忘。

     後來黃主任希望我能繼續談下去,我瞭解大灶要起火不易,雖然燃起的只是如星點般的火苗。但如何延續彼此的熱誠、凝聚大家的思維?當時我有了"不自量力"的困惑,總感覺應該就此打住。但回想起在7次的聊天過程中,與志工們建立起了微妙而深刻的情感,對於每週一次的相聚,可感受到彼此內心充滿著與老友相見的期待,更何況主任對我如親人般的信任,心中竟也產生了不捨的念頭。於是我就調整了心態,告訴自己當作是"拋磚引玉,磨砂待珠",於是下定決心繼續"撩下去"。或許只是單純分享與陪伴,大家每週一次的相遇,彼此沒有壓力,只有珍惜。就在如此自然而溫馨的氛圍中,時間快速的流轉,103年上學期即將結束。(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其間有一次請好友彭博彥老師來談自然農法,博彥兄除了是自然農法專家,當時也是明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的講師,也是因為此機緣,開啟了圖書館頂樓的空中菜園與腳踏車隊的成立。)就在最後一次的聚會,我提議每一個人談談個人的感想,過程中我傾聽著每個人的談話,一輪過後,才知這個團體臥虎藏龍,遍處是寶玉、珍珠,深刻感受到一個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大家庭正在成長壯大,慶幸自己能參與其中。

    經歷了一個學期(103年上學期)的聊天,階段性的任務也已完成。黃主任跟我提起國外"真人圖書館"的想法,希望可以嘗試以真人圖書館的精神來規畫幾場講座,我深表贊同。在此同時,我深刻感受到聽再多的道理,如果不在生活中實踐,一切都將淪為空談。因此建議大家要開始落實兩個地方的生活實踐,一個在內,一個在外。在內是家裡的廚房與餐桌,在廚房中可學習到的絕不只有廚藝,舉例而言,俗語:「怕熱就不要進廚房」,但不進廚房又怎知熱的滋味為何?一個進過廚房下過廚、體驗過熱的孩子,一般會比較懂得珍惜、感恩別人的付出,而不會視為理所當然。另者,在現代快速的生活步調中,親子溝通的時間往往不足,用餐時間是一家人可以坐下來面對面暢談的難得時光,若能珍惜一起在餐桌上相聚的幸福,放下一切事業、工作、課業,在自然和樂的氛圍中,眼對眼、心對心的交流與分享,對親子關係的建構會有莫大的助益。在外,則建議走入大自然跟大自然學習,古今中外的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的學問與智慧,很多都是來自於對大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探索。黃主任是個行動力極強且很懂得知人善任的領導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整個圖書館組織化,每個志工各司其職又彼此相互支援,可獨立作業卻又相互成全彼此。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我提出的概念(當時連想法都還談不上),擬定出具體計畫並一一付諸行動而實現,後來我才知道,這一切早在黃主任的規畫中。我唯一能幫得上忙的就是把每週的講座規劃完整,主要是演講者的挑選與聯絡。雖然我知道這是不易達成的任務,但看著主任與圖書館這些志工前輩們如此無私且充滿熱誠的付出,我也只有義無反顧盡力而為了。

    從103年7月~104年9月,除了寒暑假有另外活動安排外,幾乎每週都安排一場演講。感謝很多志工夥伴推薦很棒的演講者,總是讓大家開視野、滿載歸。更感恩來分享的講者,不計酬勞高低(講費2000元,有好多個都回捐給圖書館),如此的情義相挺,讓李輝義圖書館可以在有限的預算下完成一場場多元而豐富的精彩講座。這其中包括(1)個人成長故事(真人圖書館)分享者:源將單車生活館的陳旭源老闆、單車環遊世界的王前權先生、群義房屋的潘家成總經理、大山北月的莊凱詠老闆,以及分享不同性別觀念的陳敬學先生、葉若瑛小姐(2)健身、養生觀念:徐弘孟老師、羅時鴻博士、陳菀苓老師、李玉雯中醫師 (3)經典智慧:名作家王溢嘉老師與嚴曼麗老師賢伉儷、明德中學退休教師徐世豐老師 (4)教育觀念:警察大學黃翠紋教授、劉大明牧師、明德中學退休教師卓清松老師 (5)理財觀念:名作家王志鈞老師 (6)消防常識與消防隊員的甘苦:劉闊融分隊長 (7)食安觀念:點子實驗室陳亮傑老師 (8)美學觀念:繪畫美學的賴英澤老師、咖啡美學的豆豆先生、插花藝術的李玉鳳女士 (9)農耕知識與經驗:彭博彥老師、陳威錫老師、劉廣泉老師。在我心中只有無盡的感謝,由於大家的鼎力襄助,順利完成主任交付的任務。

    如今,圖書館由每週的成長課程發展出空中園圃、自行車隊、親子廚房、綠市集,如同大樹開枝散葉,各展丰姿卻又相互輝映。不禁思索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將八歲的孩子~八十多歲的長者如此跨越不同世代的生命連結如此的緊密,如此的和諧?我想「信任」是這一切的活力源泉,黃主任因信任我,讓我能自由自在地聊天;志工夥伴們因信任黃主任,而願意以行動支持這樣的活動;所有演講者因為信任邀請者,而願意不計酬勞的分享其專業與生命故事。不禁想起「曠野的聲音」中的一段故事,書中描述澳洲原住民設計了一個遊戲,將一片樹葉撕成數片小葉片後,再分給每一個人一小片,遊戲是要每個人提供手中的一小片葉子拼湊成原來完整樹葉的樣子,只要缺了一片,葉子就不再完整。因為彼此的信任,才能拼湊出完整無缺的生命圖騰。感恩大家!讓我們一起繼續迎向充滿陽光的未來!